公考培训乱象:玩噱头、赌概率、“不过退款”、虚假宣传
发布时间:2023-11-22 来源:河南人事考试中心 作者:
编者按:今年,为缓解就业压力,不少省份公务员招考增加了招录职数,公考报考一时火热。人民日报、新华社、合肥日报等记者深入公考培训机构调查发现,当前火爆的公考培训背后,暗坑着实不少。针对公考培训班乱象,提醒考生及家长谨防上当受骗,现将新闻汇编进行转载。各类培训机构的生意也红火起来。形形色色的培训课程,有的费用高达数万元,为什么还能让考生趋之若鹜?“不过退款”、“VIP协议保过班”等宣传口号,真的靠谱吗?
为应对公考笔试、面试,不少大学毕业生参加各种培训班。记者调查发现,有些培训机构所谓的“名师”,竟是招聘的“临时工”;所谓“不过退费”,有的难以实现。
不少大学生反映,各种公考培训广告“低头不见抬头见”。有些培训机构请写手在各社交平台发经验帖,以“上岸率”(考试通过率)为噱头进行宣传;有些机构把宣传海报贴到了校园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培训机构在广告宣传中号称“名师”上课,高学历、名校毕业,授课经验8年、10年,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机构所谓的‘名师’,有的说自己曾高分考‘上岸’,但没去就职,回来培训别人‘上岸’;有的说自己就是体制内的人,但无从查证。” 华南一高校毕业生小林说。实际上,公务员兼职培训机构老师,在法律上并不允许。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不得违反有关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还有些培训机构的老师是临时招聘的。曾在一家公考培训机构任职的于丽丽告诉记者,公考面试季之前会招一大批人,紧急培训后就立马上岗了。“招聘老师时对其是否有考公经验不做要求。”据于丽丽介绍,面试培训中,除个别主讲老师有经验,绝大多数小组带教老师都是新招的。“招了几十个老师,面试季一过就基本裁完了,跟‘临时工’一样。”除了师资,一些培训机构的课时也严重“注水”。有的机构号称上课“强效提分,考试一次上岸”“针对性、个性化辅导”“仿真实操训练”。然而,不少参加培训的大学生反映,实际情形与广告宣传相差甚远。“授课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对着标准答案讲,再扯些‘有的没的’充课时。更可气的是,按A机构老师答题套路智能批改80多分,换到B机构打分就是60多分,让人无所适从。”广州高校一位曾参加公考培训班的学生叶某告诉记者。记者旁听了一场面试培训,9位学员完成自我介绍、自由讨论、个人总结三个环节要两小时,老师复盘只有半小时。“所谓面试班,其实每一天都在让我们循环模拟‘无领导面试’,老师讲的东西特别少。”一位上海考生说。据了解,公考线下面试班一般分非协议班和协议班。协议班价格一般在2万至5万元,大多有“不过退费”的协议内容;非协议班则无任何退费,大多1万元左右。记者在多个微信公众号看到公考面试班的价目表,机构名为“考捷公考”九天九晚的广东省考面试协议班,价格26000元,承诺第一名不过全退费,第二名不过机构仅收3500元,余额退还;“北宋教育”国考、央选面试冲刺班六天六晚,协议班23800元,不过退18000元。“不过退费”的承诺吸引不少考生报名培训。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如果学员没有考过,一些机构的退款承诺却难以兑现。不少受访学员表示,协议价退钱很慢,尤其小机构,半年到一年都可能还没退费。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发现,有一家培训机构的退费难投诉量超2000条。有学员投诉,一年前交的近万元培训费用,机构承诺“不过包退”,至今却拒不退费,工作人员联系不上。曾参加一家机构公考培训班的小尤说,去年提交的申请,半年过去了退款还没有踪影,客服电话打不通,去分校问总是说“快了快了”,不给准确时间。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一些培训机构与第三方借贷平台合作,学员签订合同办手续,学费则直接由培训机构合作的网贷公司垫付。由于网贷平台的介入,退费涉及学生与培训机构之间的服务关系,以及学生与网贷公司之间的借贷关系,承诺更加难以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不少学员贷款支付学费产生纠纷的投诉。一位参加培训班的学员称,通过贷款支付了协议班的高额费用,机构不给退费,让学员自己还一半贷款。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曦分析认为,一个班里的学员,无论是否经过培训,都有部分学员能够考上;其他考不上的学员费用就算全额退还,培训班依然有利润,稳赚不赔。记者调查发现,公考培训市场是一块诱人的蛋糕,全职培训师月收入普遍在1万至3万元,兼职培训师一天数千元。高额利润驱动下,不少公考培训机构“坑你没商量”。——宣传坑。在微信公众号“江西公考在线”上,一家培训机构声称“领跑本土公考,通过率高达85%”。业内人士指出,公考笔试自然通过率不到10%,面试自然通过率30%多,两相叠加下,仅有3%的考生可以“上岸”,所谓85%的通过率是根本不可能的。某公考机构打出83.4%的超高通过率吸引学员 李美娟 摄
为了占据市场,一些公考培训机构瞄准高校市场,以“借鸡孵蛋”“拉人头”为战术,线上线下齐发力,大肆圈取学员。一名高校学生干部说,培训机构会直接和学校团学干部联系,以“活动经费”的名义塞来好处费,以获得在班会或者班级活动时宣讲的机会。“拉10个好友入群,两天内不退群就可获得一份教辅资料;将宣传文案发到朋友圈或者QQ空间,集齐30个赞就可获得礼物……”为了抢占更多资源,不少培训机构还会利用学生线上“拉人头”,以提高市场知名度。——协议坑。准备参加今年“省考”的钱司,两个月前在一家培训机构选报了4.8万元的协议班。她本以为培训班“贵有贵的道理”,没想到上当了。“说好了是小班授课,结果300多人坐在一间大教室里。”钱司说,“上课后我才知道,报的班无论价格高低,其实都是在一起上课。”坚持了10多天后,钱司决定退课,但是合同协议上没有退课条款。多次争取后,钱司要回4万元退款,剩下8000元被机构以“课时费损失”为由扣下了。记者将某公考机构的协议提供给律师。律师表示,协议条款更多谈及培训机构的权利,对于退款的限制条件较多,因为是格式合同,考生根本没有协商余地。针对公考培训的市场乱象,记者采访了多个部门,得到的答案都很“简洁”。对于师资问题,人社部门表示,公务员培训并非技能培训,目前对培训机构的师资没有硬性要求,更无公务员培训师职称之说;就价格问题,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表示,培训机构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价格高低管不了”,只有“不明码标价”“不履行承诺”等行为才会管。实际上,由于缺乏行业标准,无行业协会和相关法规监管,且对从业人员无准入门槛限制,公考培训行业虽乱象丛生,考生却很难维权。“培训机构之所以敢漫天要价,正是因为抓住了考生求快求稳的心理。”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职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王玉杰说,平时知识基础弱、学习能力不够的考生,很难通过突击培训实现“翻盘”。江西省委组织部一位担任过公务员面试官的干部认为,在面试中,考生的问题把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是很难在短期内快速提升的。有的培训班会教考生一些所谓“套路”“诀窍”,“而这对考生并非有利”。多方人士认为,有关部门应及时清查和规范公考培训市场,打击虚假宣传,加强价格行为监管,让公考培训回归理性。在公务员培训市场,还有一些无良机构的存在,甚至打着“官方”的旗号招摇撞骗。对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公务员招考公告都明确指出:不指定教材和辅导用书,也不委托任何单位进行公务员招考培训。对此,考生假如要选择培训机构,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毫无根据的“噱头”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