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人社动态
深化创业担保贷款领域“放管服”改革 为济源返乡下乡创业赋能
发布时间:2019-05-15  来源:  作者:

       2018年以来,济源市人社局为组织引导和帮助扶持一些有实力、有能力、有抱负的返乡农民工和新生代创业者运用自己掌握的资金、技术、人脉,来兴办实业、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充分利用国家创业担保贷款调整政策的有利时机,以精准宣传为抓手,以服务便民为重点,以加强风险管控为后盾,为返乡下乡创业赋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从2004年实施以来,我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111笔13.88亿元,其中向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发放贷款10977笔6.28亿元,创业带动就业30929人次,有力地发挥了创业带动就业的乘数效应,培育了济源电子商务创业园等一批省级创业孵化基地、扶持了太行周庄等返乡下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优秀项目,持续做大返乡下乡创业“归雁效应”,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济源市在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中,形成了以下几条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加大政策精准宣传力度,提高普惠政策知晓度。当前随着“互联网+金融”浪潮的迅猛发展,创业者和小微企业获得信贷资金的途径更加多元、便捷,如何发挥创业担保贷款普惠优势,获得创业者的普遍关注和信赖,济源市人社部门依托行业优势,抓住财政部、人社部、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通知》(财金〔2018〕22号)的政策窗口期,着力在惠民政策精准宣传上下功夫,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进招聘会、进高校、进银行、进创业者实体”等四进活动。

一是抓好政策解读。利用地方报刊、电视和人社微信公众号,围绕扩大贷款对象范围、降低贷款申请条件、放宽担保和贴息要求和优化申请办理程序等创业者关注的政策利好,编印政策解读、宣传彩页等,让政策宣传简单易懂实用。

二是抓好长效宣传。在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就业服务进基层大型招聘会、创业孵化基地、SYB创业培训、职业技术院校、城镇商贸圈、合作银行等地,先后发放宣传彩页2万余份,面对面开展政策宣讲4000余人次,有效扩大了政策宣传覆盖面。

三是抓好精准宣传。利用贷前调查、贷后回访时机和合作银行信贷经办窗口优势,发挥好创贷申请人“自媒体”扩散作用,开展口口相传式宣传,大幅提升了创业担保贷款普惠政策在我市创业大军中的知晓率和首选度,直线带动创业担保贷款申请量大幅提升。济源市发放量2018年在重返1.2亿元的基础上,今年1-4月份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04笔6641万元,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的83.01%,实现了首季“开门红”。预计2019年济源市创业担保贷款发放额达到2亿元,将有力地提升我市大众创业规模和层次,提振创业大军的底气和信心。

二、发挥人社三级平台优势,深化创贷领域“放管服”改革。2018年以来,济源市人社局按照省、市推进民生事务审批便民化改革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依托市镇村三级人社服务平台优势,深入推进创业担保贷款申办领域“减流程、减环节、减资料、减时间”,显著提高了贷款申请的便捷度和获得性,让创业者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跑市场、搞经营上,让创贷领域“放管服”改革催生创业新动力。

一是抓好服务便民。2017年济源市开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服务平台“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试点建设以来,全市基本建成了市镇村三级人社基层服务平台体系,积极推进创业担保贷款申办延伸下沉、上下联办、一体服务,自主创业人员可就近通过188个村级人社服务站、16个镇(街道)人社服务所或直接到邮储银行、农商行“一站式”服务大厅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让创业人员少跑路、跑近路。

二是抓好服务优化。2018年,市人社局围绕创贷“放管服”改革,印发了《济源市创业担保贷款操作办法》(济人社办[2018]57号),进一步明确了担保机构、经办机构的职责,降低了反担保门槛,细化了政策范围和业务流程,简化了申请资料,大幅提升了创业担保贷款办理便捷度。例如,不再要求提供户口本、担保人收入和身份证明、自主创业人员在自留地或家中从事种养殖的村镇证明等资料,申请人只需提供资格认定资料、合法经营资料、身份资料等三类资料即可申请办理创业担保贷款。同时,加强对人社服务所、人社服务站受理推荐环节的监管,大幅提升申请材料审核、贷前调查和资料传递等各个环节的速度,创业担保贷款办理时限大幅缩短

三是抓好服务创新。2018年济源市人社局进一步加强与经办银行的合作力度,在农商行、邮储银行各建设一个创业担保贷款“一站式”服务大厅,“一站式”网点的投入运行实现了征信查询和贷款申请受理即时办理、反担保合同与借款合同签订手续随时办理,使各类创业人员最短5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理完毕所有手续,大幅提升了创业担保贷款办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加强创贷业务审核,有力发挥资金扶持作用。为有效维护创业担保贷款普惠公平属性,济源市人社局严格按照省厅操作规程和市级操作办法经办创业担保贷款业务,将创业担保贷款真正用到创业者和小微企业急需的地方。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严把三个关口:

一是严把申请审核关建立贷款审核受理、复审分工负责制,重点对申请人身份是否符合国家政策要求是否在行政企事业单位就业、申请人及反担保人征信、反担保人担保资格及收入等情况进行审核,对条件不符的申请人,当即告知原因,切实把信贷风险防控前移。

二是严把风险评估市创业贷款担保中心组成不少于2人的调查组,对每笔贷款申请项目进行实地调查,全面掌握申请项目具体经营状况并询问核实申请人贷款用途,保证调查工作不走过场、不徇私情。贷前调查结束后,组织召开创业担保贷款评审会,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集体评审贷款额度、贷款期限、是否贴息等事宜,并通过人社局网站进行公示。

是严把贷后管理关扎实开展贷后回访工作,并对回访情况进行梳理、分析,针对项目经营存在的各类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有力地确保创业担保贷款贷得出、用的好、收得回截至目前我市创业担保贷款累计回收率达到99.87%,位居省内前列。

下一步,济源市人社局将围绕“稳就业”这项第一民生工程,聚焦创业大军多元化、多层次创业服务需求,聚焦返乡下乡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创业群体,加快创业担保贷款电子化审批步伐,全面发挥政策、资金、平台合力,加快提升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贷款一体化服务,持续做大创业担保贷款“贷动”效应和桥梁作用,催生愚公故里更多的新时代创客创业兴业、带动就业,为我市城乡居民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和乡村振兴培育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