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j_ztlogo.png
优化营商环境  »  工作亮点
微感受里的改革温度丨“双助力”让群众端牢“就业碗”
来源:济源人社微信公众号日期:2024-07-30

 7月25日早上,济源轵城镇良安新村村民梁长里吃过早饭,骑上电动车,去工厂上班。虽然厂区离家较远,他倒不在意:“月月有收入,还能照顾家里,很满足啦。”
  “来公司上班之前,我一直在外地打零工,收入时有时无。腿脚受伤残疾之后,外出务工受到影响,这两年我就想在本地找个稳定的工作。”梁长里说,今年4月份,在当地人社局举办的企业专场招聘会上,经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精准对接,他顺利成为济源市丰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一名配料工,月工资超过4000元,社保、福利一项不少,“工作有了着落,回头再买辆电动轿车开着上下班,那才得劲儿呢。”
  既要吃上“就业饭”,还要端稳“就业碗”。如何保证“饭碗”牢牢端在手?技能傍身是“关键一招”。
  31岁的王宁,是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柿槟厂区的一名技术骨干。从刚入职时的普通维修电工“蜕变”为现在的仪表维修班班长,王宁说,技能提升是最大的助力。
  “市里每年组织有新型学徒制专班培训,公司也搭建有研讨小组、培训沙龙、云课堂等各类培训平台,每月还能参与到大大小小的技改项目中,这些都帮我快速提升了技能水平。”王宁说,公司尊崇技能的浓厚氛围,让他飞速成长。近年来,王宁多次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并于2021年在“中国铝业杯”第十四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拿下仪表工赛项总成绩第一名,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
  如今,王宁已获得仪表工技师职业技能认定,不仅薪酬大幅提升,职业道路也更宽广。“我们公司内部建立了多通道人才成长晋升路径,每个员工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精彩。”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群众就业路越走越稳,饭碗越端越牢,背后则是政府的“双助力”。
  近年来,济源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一方面紧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和企业需求,搭建就业“供需桥”,精准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全面稳住就业基本盘;另一方面,把技能培训作为稳定就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抓手,建好技能“加油站”,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精准匹配产业、群体、职业需求,实施就业培训“十大专项”行动,让更多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有力推动了高质量充分就业,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近三年来,济源已通过各类定制化、精准化、专业化招聘会,服务2000余家企业招工引才,达成就业意向2.4万余人,定向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4.7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9.2万人、高技能人才3.2万人。
  专家点评
  “搭桥+充电”托起就业幸福梦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  李向东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稳、人心暖。新时期,做好稳就业工作,就得奔着问题去,扭住问题改,真正化解就业难题。
  信息不对称、供需匹配效率低,是导致就业难的关键因素。济源精准施策,在对接端发力,针对重点群体和用人单位需求,精准搭建沟通“桥梁”,持续开展高效、便捷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有力推动了供需两端“双向奔赴”。
  就业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最典型的是劳动力提供的技能与企业的需求不匹配。当前,济源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急需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因此,济源在供给端助力,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抓手,增强劳动者的技能和竞争力,提升技能人才培养、就业服务等工作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为劳动者就业持续“加码”助力。
  下一步,济源将继续立足本地实际,从供需端、对接端着手,持续挖掘更多就业岗位、提升劳动力供给质量、推动供需两端精准匹配,全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让千家万户端稳就业“饭碗”,进一步夯实社会稳定的“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