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济源示范区破解企业“用工难” 强化人力资源要素保障十条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9月9日
济源示范区破解企业“用工难”
强化人力资源要素保障十条措施
按照河南省“万人助万企”活动安排部署,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切实为示范区企业纾困解难,现制定《济源示范区破解企业“用工难”强化人力资源要素保障十条措施》。
一、实行“一人一企”、“一企一策”管家式服务
围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惠企政策精准落地,摸清企业存在的涉及人社部门的现实困难和问题,建立“一人一企”服务专员工作机制,针对缺工企业情况,配备用工服务专员,并建立用工服务专员服务企业清单,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到一企一策、快速响应,为企业提供“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充分释放政策“含金量”。
二、完善供需平台建设,开辟企业用工广泛渠道
结合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和重点用工企业招聘需求,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筹备建设示范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加大企业用工招聘信息宣传发布力度,通过市人力资源市场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自助服务终端等多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开设线上、线下招聘专场,助力企业用工。开展网络直播带岗,实行直播带岗进企业进车间活动,实现用工企业与求职者足不出户即可云上对接,打造企业与求职者全新互动平台,并致力于常态化。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挥优势,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企业行”活动。探索建立关联企业“员工共享”机制,实现淡旺季错峰用工,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三、持续补贴降费,稳定企业岗位
继续落实降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率政策。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至2022年4月30日。对当年新招用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毕业年度或离校1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中小微企业,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大力开展以工代训,继续实施以工代训扩围政策,按规定给予企业职业培训补贴,实现“以训稳岗”。
四、精准施策,落实企业用工“三个清单”
根据企业发展需求,通过主动上门、电话联系、集中座谈等方式,全面掌握辖区企业缺工情况,深入了解企业缺工原因,摸清企业招工计划,做到企业基本情况、缺工规模、缺工类型、技能要求、薪资水平“五清”,形成“用工需求清单”;建立定期对接机制,对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和用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及时研究、密切跟踪、定期调度、推动解决,确保有求必应、有诉必理,形成“问题解决清单”;定期梳理税费减免、项目用地、资金保障、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政策,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广泛开展政策落实宣传活动,送政策进企业,促进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形成“惠企政策清单”。
五、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形成高层次人才积聚洼地
以中原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和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洛济融合等为契机,围绕工业强区、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相统一,瞄准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科研创新平台作用,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强化促进创新创业的人才激励机制,面向科技型企业和科创平台,加大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对接省级重大人才培养工程,积极引进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高层次创新创业平台。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建立技能人才培养与济源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协同机制,聚焦济源有色金属、钢铁、能源、电子、食品饮料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职业培训供给侧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技能大赛与职业教育技工教育融合发展,稳定和扩大技工院校招生规模。
六、建立沿黄经济带、洛济融合劳务协作机制
积极对接沿黄经济带劳务输出重点市县,特别是近年来为济源输送务工人员较多的沁阳、温县和渭南等市县,搭建互助交流平台,设立招工服务站,构建有组织的劳务输转对接机制。借洛济深度融合发展机遇,建立洛济劳务协作机制,搭建人力资源合作平台。加快城际劳务协作进程,不断提高区域认同感,实现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源有效对接,打造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就业联合体,更大规模引进优质劳动力资源。
七、实施“人人持证,技能济源”行动,全面提升劳动者技能
继续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动企业参与新型学徒制项目,鼓励技工院校(职业院校)主动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指导鼓励企业自主开展职工培训、评价,对重点企业缺口较大的职业(工种),依托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以及其他培训机构,采用订单培训、定向培养等方式,组织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进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考核,实施“人人持证,技能济源”行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技能人才培养服务。
八、立足本地院校,做好“筑巢留凤”文章
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协调济源大中型企业和一些龙头企业与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黄河科技学院济源应用技术学院联合招生,组建定向班、委培班、冠名班、订单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加大企业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为企业培养契合实际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学习期间植入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创业创新理念,提供支持措施,学生实习、就业直接进入企业。落实“固巢留凤、筑巢引凤”的引人用人政策,在情感、事业留人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待遇留人,完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大学生留在济源就业,增强高校毕业生留济宣传教育工作力度,由教育部门牵头,面向各高校广大毕业生大力宣传大美济源,增强学生热爱济源、建设济源的强烈责任感。建立留济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专业调整良性互动,对留济就业人数较多的高校给予表彰奖励。引导新一代大学生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念,营造促进大学生留济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实现高校毕业生在济源示范区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
九、保障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充分发挥企业、工会、人社三方机制作用,实施和谐劳动关系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工业园区创建表彰活动。通过深入企业开展“和谐同行”工作,在劳动用工、职工工资、劳动条件、社会保险、人文关怀等方面加强指导,发扬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创建、培育一批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加强企业薪酬指引和用工指导,推动企业构建高质量劳动关系。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备案系统,增加统计分析、诚信评价、数据分享联动等功能。加强对劳务派遣等人员流动性较大企业的用工监测,有效防范和处置突发情况。对确需经济性裁员的企业,指导其依法依规制定和实施职工安置方案。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指导和监督用人单位规范用工。加强源头预防,探索开展咨询、协商、调解、仲裁、诉讼“一站式”服务,推动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加强仲裁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仲裁”。
十、深化快办行动,提升服务效能
按照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要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人社助企快办行动”,加快推动“人社服务一件事”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探索推进“免申即办”,提高数据资源共享和利用效率,打造“数字人社”政务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提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效能,坚决杜绝“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不办”的现象,建立亲清政企关系,以帮办、陪办、代办为常态,打造亲企、助企、安企、富企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满意度,使“万人助万企”活动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