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j_ztlogo.png
优化营商环境  »  工作亮点
省级示范点是这样炼成的
来源:河南日报日期:2025-09-01

村集体经济收入三年翻番,从2021年的11.08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25.83万元;今年以来,本村外出就业15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0人……近日,提起村里的变化,济源示范区邵原镇张凹村党支部书记李章财竖起大拇指:“人社局帮扶真中!”

  这声质朴的感谢背后,是张凹村从省级贫困村到“河南省脱贫人口就业帮扶示范点”的精彩蝶变,也是济源系统性推动劳动力转业就业、促进增收的实践探索。

  这一切,始于村里将兴产业作为做大就业“蓄水池”的首要之举。

  近年来,张凹村牢牢抓住本村种植、养殖两大特色产业,吸引村民留村就业。

  在特色种植方面,该村培育致富带头人,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富硒红薯、富硒红谷小米、蔬菜制种等特色经济作物。以致富带头人翟小国为例,他成立的政通农业专业合作社,近年来通过人社部门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累计获得55万元贷款,用于扩大经营规模,目前该合作社种植规模700余亩,带动本村20多户规模种植户,创造就业岗位200余个。在养殖业方面,该村积极谋划“万头黄牛肉牛育肥养殖产业园”项目,旨在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加上村内原有的养猪、养羊户,养殖业正成为吸纳就业的新引擎。

  创新创业也是拉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张凹村对有志青年返乡创业敞开大门,提供技术指导、创业培训和担保贷款(个人贷款最高额度达到30万元)等“一站式”服务,并大力宣传创业典型。这样的创业热潮已席卷全区,今年以来济源已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辅导1285人,吸引1500名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为124名返乡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49万元,带动就业400余人。

  产业有了,农村劳动力“低学历多、体力型多、技术少”的困境如何破解?

  张凹村借力济源示范区人社局的驻村帮扶,将技能培训作为突破口,精准对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计划,全面提升本村村民劳动素质。同时,针对有意向外出就业的村民,该村安排专人对接济源人力资源市场,架起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安心桥”,解决务工难题。在张凹村的示范下,济源今年以来已有1449人次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实现全覆盖。

  张凹村的实践有力证明,精准施策,内外发力,乡村劳动力资源完全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

  从张凹村到济源示范区,“市镇村”三级联动、多方合力、精准发力的就业服务体系清晰可见:产业壮大是依托、创业扶持是突破、技能提升是根基、精准服务是保障。

  这套全方位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成果显著。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全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843人,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6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