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j_ztlogo.png
优化营商环境  »  工作亮点
“济源行政调解协议置换仲裁调解书 助力讨薪”创新案例入选2024年度河南省服务型执法政府典型案例
来源:河南经济报日期:2025-03-06

河南经济报济源讯 王卫民 通讯员 李丽霞 酒敬雅

近日,河南省司法厅发来通报,济源示范区“采用行政调解协议置换劳动仲裁调解书帮助劳动者讨薪案”,成功入选2024年度服务型行政执法典型案例。这不仅是对济源示范区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作出的探索实践的肯定,也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以往,劳动者在遭遇欠薪问题时,常常面临维权周期长、执行难等困境。行政调解虽能快速达成协议,但缺乏强制执行力;劳动仲裁调解书虽具法律效力,却需经历复杂的仲裁程序。为解决这一痛点,济源示范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创新,率先在全省建立行政调解协议置换劳动仲裁调解书制度。

具体而言,当劳动者投诉至人社局劳动保障维权服务窗口后,监察执法人员会第一时间依法对双方进行调解。若双方达成限期支付协议,为确保该协议的法律执行力,监察部门会及时与仲裁无缝衔接,直接将行政调解协议置换为具有法律效力的仲裁调解书。这意味着,一旦单位逾期不支付工资,劳动者可直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大大缩短了维权周期,提高了维权效率。

自该制度实施以来,济源示范区已成功办理置换案件多起。例如,从山东滕州来济源打工的彭先生,在济源某医疗美容公司工作时遭遇拖欠工资。投诉后,监察执法人员迅速调解,达成了分期支付拖欠工资的协议,并及时置换了仲裁调解书。拿到调解书的彭先生激动地表示:“没想到,一会儿功夫,我就拿到了有法律保障的调解书了,这下没有后顾之忧了,真是感谢人社局!”

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济源示范区共办理置换案件162起,为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600万余元。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力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提高了监察的结案率,得到了企业和劳动者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济源示范区的这一创新举措,是其在服务型执法道路上的重要探索。通过打破劳动仲裁与劳动监察的部门壁垒,实现了“刚性执法”与“柔性调解”的有机结合,形成了“1 + 1 > 2”的联动工作合力。同时,济源示范区还出台了《关于建立劳动仲裁、劳动监察和就业服务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的通知》,从顶层设计和组织机制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协调配合,减少了劳动者的维权成本。

未来,济源示范区将继续完善和优化这一制度,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不断提升服务型执法水平,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