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源示范区人社局针对疫情影响劳动争议纠纷多发点矛盾区,着力破解群众维权来回奔波难、案件超时限等难题,不断加快数字化赋能、探索要素式办案,率先在全省建成“云上仲裁”线上庭审系统并推广使用,让争议双方“线上调解”“云上庭审”,在线调裁劳动纠纷,提高案件办理质效,在援企稳岗源头稳企业稳就业,为法治人社建设护航营商环境做出贡献。


办好法治人社法学研究会,
护航群众依法维权。

在全省率先成立济源法学会法治人社研究会(全省人社系统唯一),吸纳法检司法、人社工会、公职律师和企业人资等行业骨干、专家学者入会,指导开展全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普法释法、复杂疑难案件研判、特殊群体维权援助等工作,为群众开展劳动争议案件法律咨询服务230余次、法律援助19起。河南日报、《公民与法》杂志、法治中原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济源法治人社建设做法。

首创在线仲裁服务,
助力群众“疫”线维权。

针对新冠疫情期间当事人出行不便影响仲裁效能问题,2021年疫情期间,借助法院云上法庭开庭审理办结1起劳动报酬争议案件,为河南省首例。2022年,首家引入“云上仲裁”庭审系统,通过手机邀约、线上庭审、证据投屏、电子签名等方式,助力劳动者实现“足不出户开庭,指尖轻触维权”,走在全省前列。任某原在济源一家企业工作期间发生工伤,经鉴定为伤残九级,因工伤赔偿问题与企业发生争议,并进入劳动仲裁程序。在开庭期间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任某无法跨市参与线下庭审,济源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遂对该起案件通过“云上仲裁”进行庭审,经仲裁员线上沟通调解,促成劳资双方当场达成20万的赔偿协议。

探索办案模式改革,
推进争议调裁提效。

在全省率先实行要素式办案,强化立案环节分流,争议要素填写、简易案件素材和文书摘要制作,为群众维权减时限减环节减材料;深化“调援裁诉”一体化衔接机制改革,推行“仲裁+监察+工会+法援+法院”劳动者维权联动机制,让群众办案少跑路、维权有门路。

织牢诉源治理基层网,
推动争议源头减量。

对标河南省调解组织“四配套五公示六统一”建设标准,建立健全示范区“市-镇-村-企业(工商业园区)、行业商会”四级多元调解网络,建立运行规范化乡镇街道调解中心16家、企业调解委员会192家、行业商会调解组织3家,2022年在各类基层调解组织达成调解协议并结案499起。该院在日常劳动争议仲裁申请研判中发现,有多起劳动争议均出自某饮品公司发生多起劳动争议纠纷,存在未与职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不支付加班工资等违法违规行为。仲裁院综合采取指导约谈、案例警示、仲裁建议、用工指导等措施,推动企业规范用工管理,保障职工劳动权益,并实现了2022年劳动人事争议案件零发生。

通过把好“争议源头关”,全区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受理量逐年大幅下降,由2020年的1469起降至2022年的737起,基本实现争议案件“减半”目标,综合调解成功率提高至2022年的90.5%、位居全省第一。2023年一季度调解成功率达82%,超八成的劳动纠纷化解在调解阶段。
去年以来,济源示范区通过“云上仲裁”线上庭审42起、签署调解协议8起,实现防疫办案两不误,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84.4万元。济源青年骨干专职仲裁员定向分包联系片区和企业答疑解惑百余次,收集反馈企业疑难问题50余条,并为济源煤业集团公司荣获“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提供有力指导。培育济源万洋冶炼等4家省级企业劳动争议金牌调解组织。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济源:化解小矛盾,构建大和谐》专题报道,浏览量达16.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