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人社工作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任重道远。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人社部门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坚强领导下,恪守人民至上理念,负重奋进、苦干实干,深入贯彻落实“稳就业”“保就业”“保基本民生”等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抓好四项民生工作,加强行风能力建设,各项重点目标任务超额完成,书写了一张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的民生答卷,为维护济源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战疫情促发展 助复工复产返岗就业
密集出台落实保企稳业政策。疫情之下,重点群体就业的背后是万千家庭的希望;一面是落实疫情防控的要求,一面是急切返岗复工的渴盼。疫情之中,稳就业保就业是人社部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沉甸甸的责任。疫情防控一级应急响应之初,示范区人社局党组迅速组织党员干部职工“逆行”返岗,围绕防疫大局,加强人社政策精准支持,吹响“人社抗疫”集结号。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下复杂的就业形势,接连出台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加大援企稳岗支持力度、确保重点企业用工、稳定劳动关系、做好人力资源服务、加强重点群体就业政策支持等一系列“硬核”“连环”政策措施,持续放大政策叠加联动和稳预期效应。
打赢复工返岗攻坚战。疫情防控初期,示范区人社局迅速成立三个工作专班,连续奋战两个月,精准开展返乡农民工监测、返岗交通保障、在线就业创业服务等工作,健全落实调度会商和分包联系机制,宣传外出务工健康码等政策,服务近7万名员工安全有序返岗就业,有力保障3月底济源500余家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用工需要。
打好企业用工服务牌。示范区人社局大力推行“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线上公共招聘服务,先后在济源日报、济源晨报、济源人社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2020年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春风行动”网络招聘岗位信息,疫情期间精准推介对接就业4800余人,确保用工企业“招人有路”、群众“求职有门”。积极推进外出返岗复工,为豫光金铅、中沃实业等10余家企业在外生产建设项目“点对点”有组织运送1113名农民工返岗复工,帮助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无缝对接。
2020年3月底,富士康、济源钢铁等152家企业陆续收到了示范区人社部门发放的稳岗补贴资金900余万元,惠及职工2万余人。豫光金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人社部门在疫情期间主动指导他们申请援企稳岗返还资金,让补贴找企业、特事快办,用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复工稳岗。这大大增加了企业发展生产的信心。
打好社保组合牌。人社部门牵头推进社保阶段性“免、减、缓、返、补、降”等政策落实,通过对参保单位直接免减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返还失业保险稳岗资金等,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稳岗扩岗发挥了“输血”“供氧”作用。企业综合享受社保政策覆盖面达到87.1%,位居各类惠企政策第一位,受到广泛好评。
打好劳动关系牌。人社部门加强企业劳动关系协调调处和政策解读,引导160多家大中型企业采取调整薪酬、发放病假工资和生活费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使企业尽量不裁员、少裁员。
支持一线人员抗疫。为一线抗疫人员开辟工伤认定快速赔付绿色通道,制定职称申报评审倾斜政策,突破岗位结构比例为一线医疗单位有关人员办理岗位晋升聘用备案手续,及时兑现临时性工作补助。组织开展疫情防控表彰奖励,济源1名个人受到国家表彰,15名个人和5个集体受到省级表彰。
参与疫情联防联控。组织人社系统党员干部职工连续两个月顶风雪、冒严寒积极参与世纪苑、济水苑、邵原镇张凹村等地疫情联防联控和志愿服务。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踊跃捐款支持济源疫情防控工作,让人社党旗高高飘扬在示范区抗疫一线。
保民生兜底线 稳住就业基本盘
2020年8月的一个夜晚,玉泉街道西马头居委会党群服务中心内灯火通明。该居委会20多名居民正在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居民李芬如高兴地说:“我平时在一家企业帮忙做饭,得知居委会开展免费烹调技能培训后,就第一时间报了名,这几天学习收获不少……”
稳就业政策红利充分释放。为推进“稳、保、扩”积极就业政策措施快速落地见效,示范区人社局集中精准推送和广泛宣传解读“稳就业”“保就业”政策90多次,开展政策兑现“网上办、主动办、畅通领”行动和“政策落实大排查”行动。2020年累计为3000多家企业减征三项社保费3.51亿元,直接返还奖补就业社保类资金0.54亿元,稳岗扩岗惠及职工超过9万人。全年投入就业专项资金510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配套资金1249万元(同比增长247%),用于公共就业服务、就业补贴和公益岗安置等方面。
重点群体就业保持总体稳定。示范区人社局精准抓好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基层扩招、就业见习、实名制登记援助、青年人才认定补贴等就业促进行动。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1.02%,实名制登记完成率位居全省第一。抓好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兜底,落实就业服务、职业培训、权益维护、社保享受联动机制,分类筛选形成重点群体招聘岗位清单,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55场,提供岗位3.76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14万个。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惠及城乡失业人员,共计发放失业补助金859万元;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000人。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00人。济源下冶艾艾草制品有限公司李娜娜经示范区人社局推荐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
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持续做大。联动推进创业培训、资金扶持、园区带动、示范引领等举措,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97笔2.5亿元,完成省定目标任务7700万元的324.9%,任务完成率位居全省第二;新增农民工等返乡下乡创业2400人,带动和吸纳就业5423人。会同玉泉街道依托联洋建材城打造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济源恒信瓷业、河南益和源饮品入选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项目,河南丰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选省级返乡下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优秀项目。
2020年,济源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7328人,完成省定目标1.53万人的113.25%,12月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9%,圆满超额完成各项省定就业目标任务,有力确保了济源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好于预期,成为民生改善的坚实基础,成为经济企稳的有力支撑,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
促改革强保障 社会保险运行平稳
战疫与民生并进,速度与温度共振。2020年人社部门切实加强兜底保障,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险工作在“保基本民生”中展现新作为。
社保参保覆盖面持续扩大。抓住社保阶段性免减缓有利时机,持续扩大职工参保覆盖面,企业在职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2.69万人、11.73万人、12.63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参保任务完成率位居全省第一。企业三项社保基金总收入7.15亿元。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0.29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2.66万人。
待遇调增惠及群众基本生活。顶住疫情冲击就业和社保大幅减收叠加影响,动用基金滚存结余,将4.5万余名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总体上调5%,全年共计发放退休人员各项待遇15.58亿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上调5元,10.24万名60岁以上人员受益。
社会保险经办高效便民。全面推行补贴政策找企业,“点对点”发送提示信息,在材料审核、资质认定、数据比对等方面加强部门联动,让企业应享尽享,打通了社保惠企惠民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加快推广社会保险业务“一网通办”、待遇领取“不见面”发放、信息化认证等便民利企服务,2020年线上线下办理各类职工社保业务39.3万余笔。持续完善落实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的社保风险防控体系,加大欺诈冒领社保待遇打击力度。
重培养抓引进 强化高质量人才支撑
人才,是一座城市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动力之源。2020年,示范区人社部门聚焦落实“智汇济源”计划,持续扩大和提升人才队伍规模层次,为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化新动能。
人力人才资源开发全面加强。疫情期间,人社部门创新实施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以工代训援企稳岗惠民和专账资金直达基层等政策,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在全省率先开展人社部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试点工作,大规模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文化旅游、餐饮住宿、外贸等五类行业开展以工代训,发放培训补贴1200万元;全年新增高级工以上11993人次,开展各类补贴性技能培训47536人次,新型学徒制培训666人,助力劳动者稳岗位、长技能、好就业。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54万人,结构比例持续优化;认定790名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
招才引智工作扎实有效。组织豫光金铅、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等31家企业事业单位参加河南省2020招才引智专项行动,提供引才岗位881个,签约人才556名。参与组建示范区驻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工作站,组织事业单位和“三支一扶”计划招聘,启动示范区事业单位引进百名高层次紧缺人才专项工作,广聚各方英才来济干事创业。
人事管理服务规范有序。深入推进职称评审改革和分类评价,各系列新增评审通过984人。持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和薪酬制度改革。擦亮济源人事考试工作名片,大力发展考务经济,先后承办6批公务员、建造师等国家、省人事考试,2.96万人来济考试,考务工作带动第三产业消费1200万元左右。规范承办部分示范区国家工作人员任免手续及宪法宣誓仪式。
防风险维权益 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劳动关系调处扎实推进。示范区人社局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影响,健全落实协调三方机制,加强企业劳动用工指导和服务,依法维护企业正常经营和劳动者合法权益;大力推进集体合同制、企业薪酬调查指导,深化国企收入分配改革;规范行政许可程序和行政执法行为,开展行政相对人违法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宣传活动,加强人社领域守法诚信体系建设;荣获河南省人社法治知识网络竞赛组织工作优秀单位。
调解仲裁为劳动者保驾护航。示范区人社局依法加快处理涉疫情争议案件,联动推进案件解读、普法宣传、基层调解和争议预防等工作,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结案率达94.1%,调解成功率达到61%。
根治欠薪取得扎实成效。示范区人社局深入宣传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全面落实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扎实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强化欠薪违法失信惩戒,办结劳动监察案件175件,按期结案率达到98%,治欠保支形势整体稳定向好、欠薪案件大幅下降。
抓扶贫保民生 决胜人社脱贫攻坚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示范区人社局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尽锐出战,圆满完成人社扶贫工作,将人社扶贫政策转化为助力改变农村贫穷面貌的巨大能量。
决战决胜就业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手段。疫情期间,示范区人社局会同扶贫办率先开展贫困家庭劳动力春季务工专项行动,出台了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复岗5条措施,投入就业扶贫类资金1548.87万元,确保了3236名贫困劳动力“应就业尽就业”。采取灵活用工形式,积极开发非全日制公益岗、市级益贫岗及镇村级益贫岗,对“三无人员”进行兜底安置。同时,积极实施因村、因人、因时培训,2020年共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公益岗位职业技能提升、贫困劳动力建筑工匠培训286人次。
织密扎牢贫困群众社会保障网。2020年,济源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中符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有3338人,参保率达100%。1002名年满60岁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全部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为238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每人代缴城乡居民保险费100元,代缴率达100%。
结对帮扶结出全面脱贫硕果。人社部门积极做好邵原镇张凹村、刘寨村结对帮扶工作,通过兴产增业从根源上治贫、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大力推进技能培训+就业扶持,探索出具有鲜明人社特色的扶贫模式,定点扶贫成效显,精准帮扶暖人心。2020年人社局获得示范区十佳消费扶贫单位,驻邵原镇张凹村第一书记张海峰获得“十佳第一书记”称号,示范区人社局扶贫办主任杨海东获得“十佳扶贫干部(行业部门)”称号。
正行风优服务 便民利企开创新局面
社会广泛关注的领域,群众企业办理的高频事项,互联网的加持赋能,成为2020年人社事业改革的着力点。
人社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按照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着力构建协同优化高效的职能配置体系,初步梳理行政权责清单事项149项,编制政务服务最小颗粒化事项256项;选取16项人社服务快办事项,整合2项企业“打包一件事”事项,60项事项下沉镇(街道)办理;启动人社部政务服务“好差评”试点工作,成为我省四家试点城市之一。在劳动力市场监管和人才流动便利度等方面着力打造人社部门最佳营商环境。
“互联网+人社”政务服务持续提升。依托省级平台系统,大力推进就业社保等重点领域196项高频事项“一网、一门、一次”办理。深入推进人社部第三代社保卡试点城市工作,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73.31万人,基本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签发电子社保卡18.5万张,加快社保卡在人社领域全应用。
人社干部职工作风能力持续提升。组织参加全国人社系统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先后有171人次获得人社部、省人社厅表扬通报。12333人社服务热线在办事咨询、政策解读和转办督办等方面受理群众来电2.72万听。在人社系统开展为期45天的纪律作风整顿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大学习活动、从严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纪律监督约束、深入反省自查整改、开展“文明服务我出彩、群众满意在窗口”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推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在机构改革中对机关中层干部及工作人员进行总体轮岗交流,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
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百年大党初心如磐,亿万人民使命在肩。
示范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剑波表示,站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人社部门将紧紧围绕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大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人民至上,拉高标杆、负重奋进,突出优化结构稳就业保就业,围绕提质增效抓培训强技能,着力覆盖全民抓改革强保障,紧盯产业需求抓人才激活力,巩固治欠成果促和谐调收入,聚焦便捷高效优服务提形象,在为全面建设又富又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济源征程中做出人社部门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来源于2月26日《济源日报》